医保的甲乙类药品有何区别?
甲类药品是全额报销,为何还要自付一部分?
提问
&
解答
答
医保药品目录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
答
“甲类”“乙类”所对应药品的报销方式有所不同。
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然后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比例报销;
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比例报销。其中,未标注个人负担比例的,需由个人先负担10%的药品费用,其余部分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已经标注个人负担比例的,先由个人按标注的比例负担,其余部分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假设 一种医保药品价格为10元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比例为90%
■ 如果是乙类药品,10元药价中,个人先行自付10%,10*10%=1元,余下9元进入医保报销范围,9*90%=8.1元。也就是说,医保基金报销了8.1元,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0.9元,加上之前个人先行自付的1元,自付费用合计1.9元。
总有人说我帅
我笑了
因为我笑起来更帅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