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管动态反流监测的历史和发展
二、食管动态反流监测原理
食管动态反流监测设备包括监测导管、便携式监测记录仪和数据处理系统3个部分。监测导管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同,分为pH值监测导管和阻抗-pH值监测导管(图1);根据导管电极的放置位置,又可分为远端食管反流、近端食管或咽喉部反流、胃内pH值监测导管。
(一)监测导管
1. pH值监测导管:pH值监测导管上方配置了pH传感器,传感器内含2个电极,分别为处于恒定电位的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四周氢离子浓度极为敏感的指示电极,2个电极的电位差变化可指示电极四周氢离子浓度的改变。
2. MII-pH监测导管:MII-pH监测导管由1或2个pH电极和8个以上的金属阻抗环组成,每2个阻抗环形成1个阻抗通道。
3. 电极放置位置:根据导管上pH值监测电极
放置位置的不同,可将食管动态反流监测设备分为远端食管反流监测、近端食管或咽喉部反流监测和胃内pH值监测。
(二)便携式记录仪与数据处理系统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1. 需明确症状或食管黏膜损伤是否与反流相关。
2. 具有反流相关症状,但抑酸剂治疗效果不佳。
3. 评估反流的严重程度,以指导患者用药和预测疗效。
4. 胃食管手术相关的评估,如抗反流手术的术前和术后评估,以及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术后评估等。
5. 功能性胃肠病的鉴别,如嗳气症、癔球症等。
(二)禁忌证
1. 鼻咽部或食管存在解剖结构明显异常的患者。
2. 无法耐受导管的患者,这类患者可考虑换用无线pH值监测。
3. 患有精神心理疾病或意识不清无法合作者,以及自行拔管不配合检查的患者。
4.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心肺功能不全者,应慎重进行检查。
四、检查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二)仪器准备
五、检查过程和操作方法
(一)置管
(二)固定
(三)记录
(四)拔管
六、主要参数的意义与分析方法
(一)单纯食管pH值监测
分析单纯食管pH 值监测结果时,首先要人工浏览监测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人为或技术因素:①是否准确记录了进餐时间和进餐时间以外的液体吞咽(如较长一段时间出现pH值<4);②出现pH值漂移(pH值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缓慢、有序的变化),该现象与校准失败、元件损坏有关;③pH电极的移位
1. 食管酸暴露情况:食管动态反流监测没有直接量化反流至食管的胃液量,通常采用酸存在于食管内的
时间评价反流的情况
2. DeMeester评分:DeMeester评分是由总AET、立位AET、卧位AET、酸反流次数、长酸反流次数、长
反流时间6个食管酸暴露参数组成的综合评分。DeMeester评分≥14.72分提示食管存在病理性酸暴露。
3. 症状:反流相关性评价参数:评价症状反流相关性的参数包括症状指数(SI)和症状相关概率(SAP)。
(二)MII-pH监测
由于软件自动分析的MII-pH监测结果容易高估弱酸反流的次数(如将吞咽事件误认为反流事件),以及错误计算弱酸反流的症状关联参数,因此分析MII-pH监测结果时需同时采用人工分析。
1. 食管酸暴露情况: MII-pH监测中反映食管酸暴露情况的指标与单纯pH值监测的相似,但MII-pH监测出的AET值通常低于单纯pH值监测的结果,原因是MII-pH监测得出的AET是伴有阻抗提示反流事件的pH值<4的总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
2.总反流次数: 总反流次数的定义为所有类型反流事件的发生次数总和。
(1)反流事件的识别:反流事件需与吞咽事件进行鉴别。
(2)反流物的性状:根据反流物的性状可将反流事件分为液体反流、气体反流和混合反流。
(3)反流物的pH值变化:MII-pH监测可以根据反流物的pH 值将反流事件分为酸反流(pH值<4)和非酸反流(pH值≥4),其中非酸反流又可进一步分为弱酸反流(pH值为4~<7)和弱碱反流(pH值≥7)。见图5。
(4)反流的高度:分析近端反流和远端反流时,LES上方15cm处的通道为近端食管通道,若该通道出现阻抗值下降,即可认为反流到达近端。
(5)反流的清除:反流的清除指食管对反流物中包括食团、胃蛋白酶、氢离子甚至是胆汁酸的清除。反流的清除可分为容量清除和化学清除2个阶段。
3. 症状:反流相关性评价参数:与单纯食管pH监测相同,MII-pH监测也采用SI与SAP评价症状反流相关性,但MII-pH监测需报告症状分别与总反流、酸反流、弱酸反流和弱碱反流的关联性,从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4. 其他指标
(1)PSPW指数:PSPW指反流事件结束后30s内发生的吞咽事件。
(2)夜间平均基线阻抗(MNBI):食管基线阻抗值可以反映食管黏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MNBI是近年来被新引入用于GERD 诊断的参数。
(3)胃上嗳气与胃内嗳气:嗳气指间断地出现气体从食管或胃内逸出,并在咽部发生声音的现象。
七、食管动态反流监测报告
(一)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情况:
(二)食管酸暴露参数:
(三)反流发生情况:
(四)症状与反流关联的评价:
(五)嗳气情况:
(六)患者检查结果汇总:
食管反流监测作为GERD检测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该技术在功能性胃肠病的鉴别诊断中也具有价值。食管反流监测的规范操作、分析结果的解读对GERD的规范诊治有重要作用。统一的操作规范和结果报告,有利于我国将来进行相关领域的多中心研究和数据分析。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食管动态反流监测临床操作指南(成人)》(2021)编写〕
(本指南刊登于《中华消化杂》2021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21.5.13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